2023年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,持续推进减贫增收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;紧紧围绕重点工作,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;顺应形势发展,抓好乡村产业振兴,推动了我区农业提质增效、农民增收致富。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行政村基本情况
我区共有三个行政村,分别为锦山村、翠光村、前进村,均为城中村,行政村共410户,1145人。截止日前,锦山村村集体收入89万元,人均收入1万9千元;翠光村村集体收入65万元,人均收入1万6千元;前进村村集体收入37.9万元,人均收入1万7千元,由于近几年棚户区改造项目,两个行政村已建成独立居民楼小区,另外一个行政村的村民已全部搬迁或回迁至城镇小区,路网、文化建设较为完善,“雪亮工程”也已覆盖全村,农民生活用水及污水处理都已纳入城镇管网。
二、防返贫工作进展情况
结合我区实际情况,制定完善了《乌翠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》、《乌翠区动态帮扶工作和行业部门会商机制》和《乌翠区因灾返贫致贫工作预案》。成立了乌翠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。经入户排查,目前我区共有一般农户410户,无脱贫户与监测对象。共发放两类“明白纸”400余份(申报政策“明白纸”、帮扶政策“明白纸”),做到了全面排查,不漏一户一人。根据各村排查汇总情况,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,针对农户实际情况,全面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,未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。
一为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,优化农户自主申报、基层干部摸排等检测方式,进一步提高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的群众知晓率,做到致贫风险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帮扶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区乡村振兴局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,深入农户做宣传。通过张贴“两类人群申报二维码”使用指南,讲解“防返贫动态监测”系统平台的基本情况、用途和使用方法,现场教会农户操作流程等方式,鼓励农户利用好系统平台,开展自主申报,便于及时掌握“第一手资料”,切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线。目前,未有新贫困户纳入。
三、农村产业发展情况
我区粮食种植面积达10万亩,生猪养殖量达8.1万头,禽类122万羽,鹿815只、蜂4100箱、狐、貉等特色养殖业不断壮大。积极引进翠峦工业园区农牧养殖加工综合体等项目,截至目前,已完成投资5.06亿元;黑龙江(伊春)中药材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,建设工期3年,2021年已完成投资2.6亿元,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.5亿元。截至目前,完成建筑面积12.4万平方米,建设了收储加工车间、养护车间、包装赋码车间、数字化中药材仓储库房、饮片加工车间、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心、检测中心、信息中心、小兴安岭种质资源中心、共享综合服务中心、中药材研学基地等。现在部分楼正在装修中,由于疫情原因运营时间待定。区农业农村局带领前进村“两委”班子三次前往勃利县对棚室种植“黑甜甜”葡萄进行了实际踏查和调研,选择黑甜甜葡萄进行种植,基地内现种植“黑甜甜”葡萄8栋、“国丰7号”李子2栋。在探索特色养殖上,前进村引进黑龙江省蛙之宝林蛙养殖项目落户基地,利用19个闲置大棚进行林蛙养殖,盘活闲置资产,年收益4.3万元,安置就业人员14人。为扩大采摘种类,确保产品优质高产,我区为前进村和庆丰采摘园搭建了合作平台,帮助前进村引进了庆丰采摘园技术成熟的采摘品种。明年,前进村将在基地内再规划20个大棚,种植水果柿子、草莓柿子、九里香草莓、九九草莓等,庆丰采摘园全方位为前进村提供优质的种苗和技术指导,共同扩大我区休闲农业产业。
四、政府帮扶情况
我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共谋划项目3个,总投资1057万元。其中:示范村建设项目2个,总投资910万元,分别为前进村休闲文化广场项目,投资139万元,前进村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辅助设施建设项目,投资771万元;一般村建设项目1个,为翠光村晾晒场建设项目,投资147万元。前进村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,目前已全部竣工。主要建设内容为:新建广场3422.52平方米,已全部铺设彩砖,新建太阳能路灯22盏,休闲凉亭1座,广场内新修建花池14个、花坛景观1处,种植花卉2万余株。广场北侧新建乡村大舞台1座,东侧新建党建文化长廊56米,新增加健身器材1组。前进村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辅助设施建设项目,目前已完成次干道硬化1170延长米,基地果蔬采摘区的边沟、主步道彩砖铺设、围挡都已完成。棚室前新修建花池17个,栽种花卉8个品种。新建休闲观光长廊214米,并安装了防晒设施。新建采摘分拣包装车间和公共卫生间各1处。翠光村晾晒场建设项目。
我区引进黑龙江省蛙之宝林蛙养殖项目落户基地举措,利用19个闲置大棚进行林蛙养殖,安置就业人员14人;政府为前进村生态农业采摘园项目投资80万元用于修缮采摘园排水边沟,目前,前进村采摘园共有采摘大棚18栋,当地就业人员20人,预计今年收益可超过10万元;翠光村晾晒场建设项目,原有玉米烘干塔3座,粮食贮藏库房900平方米,因收储粮食后晾晒场地不足,计划新建5000平方米的晾晒场,预计安置就业人员15人,以促进本地产业发展,增加创收途径。
五、下步工作安排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各行业部门要精心组织部署,严格落实工作机制,充实工作力量,做好工作培训。要统筹镇、村两级用好乡村干部、驻村干部、乡村网格员等基层力量,认真落实全过程管理工作责任,明确专人负责,按规定做好政策宣传、排查预警、监测识别、精准帮扶、风险消除等具体工作,确保按时高效完成此次工作。
(二)强化信息共享。各行业部门要发挥会商工作机制作用,强化部门沟通联动,推动各层级数据共享共用,优化风险预警方式,提高预警信息质量,全面提升风险预警工作实效。
(三)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,精心谋划营销策略,扩大我区农产品知名度。同时,结合我区实际,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为前进村特色采摘园和翠光村烘干设施提供平台,不断发展壮大我区的农业产业,以吸引一些外出务工农村青年返乡务工,从而逐步减少农村“三留守”人员,长期驻守农村的老人、妇女、儿童也能够得到家人的长期关爱,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。
乌翠区乡村振兴局
2023年12月13日